对于都市人来说,重庆市秀山县隘口镇是个放空自我的好地方。这里的自然保护区太阳山,云雾缭绕时犹如仙境,空气清新俨然一个大自然氧吧。
但在本地人眼里,隘口镇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,自然条件不佳,交通不便利,土地仍是人们脱贫的唯一选项。
怎样把这片地耕耘好,是隘口镇平所村孙继文最后的战场。
常年在外打工的他一直敢拼敢闯,无奈在体力劳动和精神压力的双重打击下积劳成疾,工作能力大不如前。面对人生的岔路口,他在2016年响应乡镇政府“乡村振兴”的返乡号召,渴望用自己在大城市积累下来的经验参与回乡打拼,也算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。
虽然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,但孙继文无时无刻不想脱掉贫穷的帽子。他需要的不是同情,更不是政府补贴,而是一个能挥洒汗水靠双手创造财富的机会。和同村人一样,返乡的孙继文决定重拾老本行,下地干活。
2016年底,他用自家的12亩地试种西瓜。一边干一边通过互联网了解前沿的农产品种植理念,不断优化流程,光是笔记就写满了厚厚的三本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2018年时孙继文小有所成,他知道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上规模化扩张之路。为此,他决定赌上一把:通过个人借款将种植规模从12亩增至40亩,并且引用所学的知识,以西瓜和莴笋轮种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。
然而,天公弄人,等待他的却是一场意外。
2018年冬天,一场罕见的大雪几乎将整个村子“封锁”在白衣之下,厚重的积雪将孙继文新种的莴笋压倒,同时也压垮了他几乎所有的努力。这场天灾之下,孙继文损失了将近10万元,相当于借来的钱血本无归。如果现在收手,虽然可以勉强还清债务,却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可能。
中国农民骨子里的韧性就像他们常年劳作手掌中生出的老茧和皱纹,默默滋生,越来越深重。孙继文并没有气馁。
雪灾过后,他一边找亲戚朋友一千、两千的借钱,一边复盘自己的问题所在。经由网上农业大咖的分享,他意识到自己盲目扩张的同时没有做好风险防范措施,用这种“赌”的心态去做农业,注定不会有好结果。所幸这次的挫折并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,孙继文没有怨天尤人,而是继续拿出大把时间学习理论知识。
“如果再有一次机会,一定要先修建好蔬菜大棚。”他暗暗下了决心。
亡羊补牢为时不晚,机会总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。2019年5月,来自北京的度小满金融工作组带着扶贫免息贷款公益项目“小满助力计划”来到平所村考察。这也是大山里的平所村农户第一次与金融的“亲密接触”。在扶贫第一书记的介绍下,“小满助力计划”工作组与孙继文成功对接。
这一次,孙继文耐心地带工作组实地考察,并分享了几年来种植西瓜和莴笋的经验,他对自己未来的“种植规划”滔滔不绝,因为这一次,终于不是自己的纸上谈兵了。孙继文对自己昔日的失误也直言不讳,在大量补课理论知识后,他对种植更有信心。而孙继文的专业、真诚也感染了整个度小满金融工作组。
最终,赶在2019年农忙前,孙继文得到了专属的8万元免息贷款。这一次有了前车之鉴,孙继文走得更稳了,一步一个脚印,获得贷款后第一件事是先搭起西瓜蔬菜大棚。6月,孙继文又将西瓜种植规模扩建至69亩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一年的辛苦劳作,孙继文赚到了近18万元的利润,一举扳回了之前的损失,也如愿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。
被问及后续发展规划时,孙继文坦言,希望能够带着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。为了扩大产能,他在村委推举下外出学习蔬果种植技术,转战扁豆、豇豆等短期作物,更解决了村里十几个人的就业问题,还主动为贫困户发放助农薪资和补贴,成为村里实打实“内生”成长起来的扶贫新力量。
时至今日,孙继文的手机里还存着2018年下雪时,自己家莴笋苗被冻死的照片。既为了提醒自己发展事业急不得,也为了铭记度小满金融给了自己第二次创业的机会。
“感谢度小满给了我一次机会,我会拿出相同的奉献精神帮衬村里,一起脱贫一起致富!”
“小满助力计划”是度小满金融在2019年4月发起的公益扶贫项目,已经在2019年内向贫困地区提供1000万元免息贷款,助力精准扶贫。2020年5月,度小满金融再次启动“2020小满助力计划”亿元免息贷款公益项目,计划年内投入1亿元免息贷款,依托互联网和金融科技手段,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农村百姓在缺少启动和周转资金时,能更加便捷、高效地享受到专业的金融服务,实现“脱贫不返贫”。